公司新闻
5个提升灵活性的瑜伽开髋体式
发布时间:2025-04-10 | 发布者: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| 返回列表

来源:https://blog.nasm.org/training-benefits/5-yoga-poses-for-opening-the-hips

翻译整理:美适能体育健身


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久坐成习——开车通勤时坐着,伏案办公时坐着,居家休息时依旧坐着。即便是骑行或进行某些核心与重量训练时,髋关节仍处于屈曲状态,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僵硬。无论这种屈曲发生在运动还是静止状态,其影响都不可忽视。


过度的髋关节屈曲会加剧髋部肌群的紧张,而活动量越少(即久坐时间越长),肌肉就越容易变得短缩无力。瑜伽正是一种重建身体平衡、释放深层张力的绝佳方式。这项拥有5000年历史的身心练习体系,以其全面性的效益和历经时间检验的效果,正持续引领着全球性的身心变革风潮。


要让身体达到平衡且活动自如,必须同步强化与拉伸拮抗肌群,并将此作为日常练习,方能维持骨骼肌肉系统的长期协调。现代人普遍承受着难以释放的身体张力——尽管我们时常收缩或拉伸肌肉,但包括慢性疼痛患者在内的许多人,仍未能真正重置失衡的动作模式。瑜伽通过呼吸与正念的配合,赋予了身体突破潜能的力量。通过本文的髋部打开体式练习,您将逐步化紧张为舒展,最终重塑身体结构的平衡。


髋部解剖学基础

在瑜伽中,当人们听到"开髋"一词时,往往首先联想到髋部前侧或外侧的紧张区域。然而,髋关节的肌肉系统实际上由四组关键肌群构成:髂腰肌(髋屈肌群)、髋外旋肌群、臀肌群,以及内收肌群。


1、髋部肌群分类

髂腰肌群(Iliopsoas)

  • 包含腰大肌(Psoas)和髂肌(Iliacus)
  • 主要功能:屈髋(如抬腿动作)

髋外旋肌群(External Rotators)

  • 由上孖肌(Gemellus Superior)、下孖肌(Gemellus Inferior)、闭孔内肌(Obturator Internus)、闭孔外肌(Obturator Externus)、梨状肌(Piriformis)和股方肌(Quadratus Femoris)组成
  • 主要功能:控制髋关节外旋

臀肌群(Gluteals)

  • 包括臀大肌(Gluteus Maximus)、臀中肌(Gluteus Medius)、臀小肌(Gluteus Minimus)和阔筋膜张肌(Tensor Fasciae Latae, TFL)
  • 主要功能:髋伸展、外展和稳定骨盆

内收肌群(Adductors)

  • 由短收肌(Adductor Brevis)、长收肌(Adductor Longus)、大收肌(Adductor Magnus)、耻骨肌(Pectineus)和股薄肌(Gracilis)组成
  • 主要功能:大腿内收


2、髋部平衡的重要性

当髋部肌群平衡时,身体活动度更佳,疼痛减少,整体健康与幸福感随之提升。反之,髋部紧张不仅会导致髋前侧或外侧疼痛,还可能引发下背问题(如神经压迫、坐骨神经痛),甚至影响全身动力链的协调性。


3、最常见的髋部紧张肌群

  • 髂腰肌(久坐易短缩)
  • 髋外旋肌群(如梨状肌紧张可压迫坐骨神经)

当髋屈肌与外旋肌紧张时,身体往往会牺牲腰椎的灵活性来代偿,导致:

  • 下背过度前凸(腰椎前凸增加)
  • 竖脊肌短缩
  • 椎间盘压力上升,增加腰椎挤压风险


4、开髋练习的延伸效益

虽然以下开髋体式主要针对上述四组肌群,但躯干与下肢的协同肌群(如核心、腘绳肌)也将同步受益,从而提升整体功能性运动表现。


开髋体式系列

1.) 半鸽式

步骤详解:

1、进入体式:

  • 从下犬式(Downward Facing Dog)开始,右腿向后抬高,屈膝将右小腿横放于垫面,膝盖靠近右手腕后方。
  • 右脚可勾脚掌(激活胫骨前肌)或脚背压地(减轻膝盖压力)。

2、调整对齐:

  • 双手后移靠近髋部,检查骨盆是否摆正朝向正前方。
  • 若右髋离地过高,可在臀部下垫瑜伽砖或折叠毛巾以保持水平。

3、加深拉伸:

  • 缓慢俯身向前,躯干下沉时应感受到右髋外侧的伸展。
  • 禁忌提示:如出现右膝疼痛,需立即退出体式。

4、替代方案(仰卧变体):

  • 仰卧屈膝,右脚踝横放于左大腿上方(构成"数字4"形状)。
  • 右手轻推右大腿内侧以增强拉伸感。

目标肌群:

  • 髋外旋肌群(梨状肌/闭孔肌)
  • 臀肌群(臀大肌/臀中肌)

科学原理:

▸ 通过髋关节屈曲+外旋的组合,释放深层旋转肌群的张力

▸ 骨盆水平调整可避免骶髂关节代偿性扭转

(注:该体式执行标准参照《艾扬格瑜伽》安全指南,膝关节敏感者建议优先选择仰卧变体)


下犬式

半鸽式


2. ) 仰卧牛面式变体

步骤详解:

1、进入体式:

  • 仰卧屈膝,双脚平放于垫面。
  • 将右膝交叉叠放于左膝上方(双膝呈“叠腿”姿势)。

2、调整与加深:

  • 双手环抱脚踝或脚掌,轻柔地将双膝拉向胸腔方向。
  • 关键对齐:保持骶骨(尾椎上方)紧贴地面,避免腰椎代偿性拱起。
  •  可通过调整双脚离臀部的距离(抬高或降低)来控制拉伸强度。

目标肌群:

  • 臀肌群(臀大肌、臀中肌)
  • 髋外旋肌群(梨状肌、闭孔肌)

科学原理:

▸ 通过髋关节屈曲+内收+外旋的三维组合,精准放松深层臀肌

▸ 骶骨稳定可避免腰椎过度受压(尤其适合下背不适人群)


退阶选择:

→ 若双手无法触脚:用瑜伽带套住脚底辅助

→ 若髋部紧张:在交叉膝盖下方垫支撑毯

(注:该变体相比传统坐姿牛面式,更适合髋关节僵硬或膝盖敏感者,符合《瑜伽疗法》中的仰卧开髋原则)

牛面式


3.) 跑者弓步式

步骤详解:

1、进入体式:

  • 从下犬式(Downward Facing Dog)开始,右腿向后抬高,随后将右脚向前跨至右手外侧,双手移至右脚内侧。

2、调整对齐:

  • 胸腔与髋部向前延展,随后有控制地下沉(可选择后膝轻触地面以降低强度)。
  • 关键检查点:右脚位置需在膝盖正下方或略微超前,确保膝关节不超过脚尖。

3、目标感受:

  • 左髋前侧(髂腰肌区域)应有明显拉伸感。
  • 禁忌提示:若左膝压力过大,可垫毛毯缓冲或减少下沉幅度。

目标肌群:

  • 臀肌群(激活支撑腿的臀大肌以稳定骨盆)
  • 髂腰肌(针对后腿的髋屈肌进行离心拉伸)

科学原理:

▸ 通过髋关节伸展+前腿膝关节屈曲的组合,改善久坐导致的髂腰肌短缩

▸ 后腿髋关节主动伸展可同步强化臀大肌(拮抗肌平衡原则)


进阶选择:

→ 抬起后膝离地,进入高弓步(High Lunge)以增强核心挑战

→ 双手离地,躯干扭转向支撑腿侧(增加旋转稳定性训练)

(注:该体式符合NASM纠正性训练中的「髋关节灵活性」改善策略,尤其适合长期久坐人群)

跑者弓步式


4.) 半鱼王式

步骤详解:

1、进入体式:

  • 坐姿起始,双腿伸直向前。
  • 屈右膝,右脚跨至左大腿外侧(靠近左髋位置)。
  • 屈左膝,左脚跟拉近右髋(形成"交叉腿"姿势)。

2、脊柱调整:

  • 坐骨均匀压实地面,脊柱向上延展。
  • 右手撑于臀后,左肘抵住右膝外侧(形成杠杆力)。

3、加深扭转:

  • 吸气拉长脊柱,呼气时从左肩开始向后扭转(进阶者可伸直左腿)。
  • 关键提示:保持两侧坐骨不离地,避免腰椎代偿。

目标肌群:

  • 髋外旋肌群(梨状肌、闭孔肌)
  • 臀肌群(臀大肌、臀中肌)

科学原理:

▸ 通过脊柱轴向扭转+髋关节外旋,释放骶髂关节压力

▸ 杠杆作用(肘推膝)可增强旋转深度(参照《瑜伽解剖学》力学模型)


退阶选择:

→ 若髋部僵硬:在臀部下方垫折叠毯(减少内收肌张力)

→ 若下背不适:背靠墙壁练习以限制扭转幅度

(注:该体式被《瑜伽杂志》列为"最佳脊柱解压体式"Top 3,练习时需配合乌加依呼吸)

鱼王式


5.) 新月弓步侧弯变体

步骤详解:

1、进入体式:

  • 从下犬式(Downward Facing Dog)开始,右腿向后抬高,随后向前跨步成低弓步,后膝(左膝)轻触地面。

2、调整对齐:

  • 确保左膝、髋部与肩膀垂直对齐(形成直线)。
  • 左臂向上伸展,随后向右侧弯,躯干呈"C"形曲线。

3、加深拉伸:

  • 可轻微将左髋向左侧推,以增强右侧髋部的拉伸感。
  • 关键提示:保持骨盆中立,避免前倾或后倾。

目标肌群:

  • 臀肌群(臀中肌、臀小肌)
  • 阔筋膜张肌(TFL)(重点拉伸区域)

科学原理:

▸ 通过弓步+侧弯的复合动作,同步拉伸髋屈肌(前腿)与阔筋膜张肌(后腿)

▸ 侧向负荷可改善额状面(冠状面)的髋关节稳定性


退阶选择:

→ 若平衡不足:后膝下方垫毛毯减少压力

→ 若侧弯受限:手扶瑜伽砖辅助支撑


进阶选择:

→ 后膝离地,进入高弓步侧弯(强化核心抗侧屈能力)

→ 闭眼练习(提升前庭觉输入)

(注:该变体被《功能性训练解剖学》推荐为"改善跑步者髋部僵硬"的黄金动作,每周建议练习2-3次)

新月弓步变化与侧弯


认识作者:LAUREL VAN DEN CLINE

上一篇:将平衡训练融入团体课程 下一篇:AFAA美适能2025年4-6月课程安排 返回目录
Copyright 2016 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权 浙ICP备10208777号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1708 技术支持:鼎商科技